历史典故:《食不二味》来历意思解释_典故出处

更新时间:2024-12-29 20:17:10

吃饭不用两道菜肴。谓饮食节俭。《左传.哀公元年》:“昔阖庐食不二味,居不重席。”《东观汉记.李恂传》:“常席羊皮,卧布被,食不二味。”亦作“食不兼味”。《韩诗外传》卷八:“大侵之礼,君食不兼味,台榭不饰,道路不除。”《梁书.江革传》:“〔江革〕至镇,惟资公俸,食不兼味。”主谓 二味,两种味道,指有两样菜。吃饭没有两样菜,即一餐饭一样菜。形容生活俭朴。语出《左传·哀公元年》:“昔阖庐食不二味,居不重席。”《孔子家语·问礼》:“~,心不淫志,以与万民同利。”△褒义。多用于形容人生活俭朴。→食不兼味,衣不二綵 ↔花天酒地 酒池肉林。也作“食不重味”、“食不兼味”、“食不累味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