历史典故:《唇齿相依》来历意思解释_典故出处

更新时间:2024-12-24 06:31:29

    比喻关系密切,相互依存。鲍勋(?一226年),字叔业,泰山平阳(今山东泰安一带)人。初从曹操为中庶子,及曹丕即位,先后任侍中、御史中丞,以直言极谏被杀。文帝曹丕六年,(225年),曹丕想征伐东吴,和群臣商议。鲍勋当面进谏说:“我们屡次出兵而未能攻克他们,原因就在于东吴、蜀汉如唇齿般相互依存,互为救援,又有山河之险。往年赤壁之败,足为百世之戒。现在又要劳师击远,日费万金,国库为之虚耗,却使敌人得以逞威,我认为不可。”曹丕不仅不听,反而大怒,降了鲍勋的官。【出典】:    《三国志·魏书》《鲍勋传》卷12第385页:“六年秋,帝欲征吴,群臣大议,勋面谏曰:‘王师屡征而未有所克者,盖以吴、蜀唇齿相依,凭阻山水,有难拔之势故也。……今又劳兵袭远,日费千金,中国虚耗,令黠虏玩威,臣窃以为不可。’帝益忿之,左迁勋为治书执法。”【例句】:    《晋书·杨骏传》:“今宗室疏,因外戚之亲以得安,外戚危,倚宗室之重以为援,所谓唇齿相依,计之善者。” 梁启超《论今日各国待中国之善法》:“日本为我东方兄弟唇齿相依之交。”主谓 像嘴唇牙齿那样互相依靠。比喻关系密切,互相依存。《水浒后传》第13回:“高丽王倒也识见宏伟,道大宋与辽百年和好,~,不宜改图。”△描写关系密切。 →唇亡齿寒 巢毁卵破 ↔风马牛不相及 齿亡舌存。也作“唇齿相须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