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焉知二十载,重上君子堂。”拼音出处和意思

更新时间:2025-02-23 03:04:26

出自唐杜甫的《赠卫八处士》

拼音和注音

yān zhī èr shí zài , zhòng shàng jūn zǐ táng 。

小提示:"焉知二十载,重上君子堂。"的拼音和注音来自AI,仅供参考。

翻译及意思

没想到我们已分别廿个春秋,今天还能亲临你家里的厅堂。

词语释义

二十:20,是19与21之间的自然数。也可以写作+20。20是一个阿拉伯数字,是偶数,合数。中国汉语写作二十或者廿。

君子:(名)古代指地位高的人,后来指人格高尚的人:正人~。[反]小人。

焉知:哪知;怎知。

十载:谓长期清苦勤读。

小提示:"焉知二十载,重上君子堂。"中的词语释义来自AI,仅供参考。

杜甫

杜甫(712-770),字子美,自号少陵野老,世称“杜工部”、“杜少陵”等,汉族,河南府巩县(今河南省巩义市)人,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,杜甫被世人尊为“诗圣”,其诗被称为“诗史”。杜甫与李白合称“李杜”,为了跟另外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“小李杜”区别开来,杜甫与李白又合称“大李杜”。他忧国忧民,人格高尚,他的约1400余首诗被保留了下来,诗艺精湛,在中国古典诗歌中备受推崇,影响深远。759-766年间曾居成都,后世有杜甫草堂纪念。

原诗

人生不相见,动如参与商。
今夕复何夕,共此灯烛光。
少壮能几时,鬓发各已苍。
访旧半为鬼,惊呼热中肠。
焉知二十载,重上君子堂。
昔别君未婚,儿女忽成行。
怡然敬父执,问我来何方。
问答未及已,儿女罗酒浆。
夜雨剪春韭,新炊间黄粱。
主称会面难,一举累十觞。
十觞亦不醉,感子故意长。
明日隔山岳,世事两茫茫。

小提示:杜甫的《赠卫八处士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