历史典故:《临渴掘井》来历意思解释_典故出处
比喻事到临头才想办法,为时已晚。春秋时,鲁国内乱时鲁昭公被迫出奔齐国。齐景公问他,您这么年轻,怎么会失掉自己的国家呢?鲁昭公回答道,我小的时候,许多人爱我,而我对他们不礼貌。许多人劝谏我,我又出于忌恨而不采纳,因此内外没有辅弼之臣。没有辅弼之臣,巴结奉迎之徒即群拥而上。他们就好象秋天的草一样,虽然枝叶美观茂盛而根基孤弱,秋风一刮,扫地以尽。齐景公觉得他的总结很好,便对晏子说,如果让他重新回国为君,岂不是可以与古代名君相比拟了吧!晏子回答道,不是这样。傻瓜爱吃后悔药,笨蛋往往自己觉得聪明,落水者是因为不了解涉水之路,迷路人是因为事先未问路。水没到顶再问涉水之路,迷了路再去打听,就好象快要打仗了才慌忙打造兵器,吃饭噎着了再去打井,即使速度再快,也来不及了。【出典】: 《晏子春秋·内篇杂上》:“鲁昭公失国走齐,景公问焉,曰:‘子之年甚少,奚道至于此乎?’昭公对曰:‘吾少之时,人多爱我者,吾礼不能亲。人多谏我者,吾忌不能从。是以内无拂而外无辅。辅拂无一人,谄谀者甚众,譬之犹秋蓬也,孤其根而美枝叶,秋风一至,偾且揭矣。’景公辩其言,以语晏子曰:‘使是人反其国,岂不为古之贤君乎?’晏子对曰:‘不然。夫愚者多悔,不肖者自贤。溺者不问队,迷者不问路。溺而后问队,迷而后问路,譬之犹临难而遽铸兵,临噎而遂掘井,虽速亦无及已。’”【例句】: 东汉·张仲景《素问·四气调神大论》:“病已成而后药之,乱已成而后治之,譬犹渴而掘井,斗而铸兵,不亦晚乎?” 明·朱伯庐《朱子治家格言》:“宜未雨而绸缪,毋临渴而掘井。”连动 到口渴了才来挖井。比喻事到临头才想办法、找对策。语本《内经素问·四气调神大论》:“夫病已成而后药之,乱已成而后治之,譬犹渴而穿井,斗而铸锥,不亦晚乎!”《闽都别记》1回:“现在黄巢作乱,必延至此,莫待~,先生何不同公子早去远避?”△贬义。用于处事方面。→临阵磨枪临渊结网 临时抱佛脚 临难铸兵 江心补漏 大寒索裘 患至呼天 ↔未雨绸缪未焚徙薪 曲突徙薪 防患未然。也作“渴而掘井”、“临渴穿井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