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榴花随使者,荔子赐匈奴。”拼音出处和意思
更新时间:2025-02-18 22:27:54
出自宋刘攽的《次韵酬盛秘丞黑桃二首(其二)》
拼音和注音
liú huā suí shǐ zhě , lì zi cì xiōng nú 。
小提示:"榴花随使者,荔子赐匈奴。"的拼音和注音来自AI,仅供参考。
翻译及意思
词语释义
匈奴:古代的一个游牧民族,与第4、5世纪侵入欧洲的匈奴族有血缘关系或系同一民族,包括中国历史上的戎族与狄族。据中国史籍记载,公元前3世纪匈奴曾占领从里海到长城的广大地域,并统治蒙古的大部分。
榴花:石榴花。后以“榴花”雅称美酒。
使者:1.奉命出使的人。2.比喻带来某种信息的人或事物。3.阿拉伯语rasūl意译。
小提示:"榴花随使者,荔子赐匈奴。"中的词语释义来自AI,仅供参考。
刘攽
刘攽bān(1023~1089)北宋史学家,刘敞之弟。字贡夫,一作贡父、赣父,号公非。临江新喻(今江西新余)人,一说江西樟树人。庆历进士,历任曹州、兖州、亳州、蔡州知州,官至中书舍人。一生潜心史学,治学严谨。助司马光纂修《资治通鉴》,充任副主编,负责汉史部分,著有《东汉刊误》等。
原诗
春华各自媚,秋实顿能殊。
悴貌从黎黑,丹心固硕肤。
榴花随使者,荔子赐匈奴。
寄语玄都客,相疑失味腴。
小提示:刘攽的《次韵酬盛秘丞黑桃二首(其二)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