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君不见沉沉海底生珊瑚,历历天上种白榆。”拼音出处和意思

更新时间:2025-02-18 04:32:53

出自唐白居易的《涧底松-念寒俊也》

拼音和注音

jūn bù jiàn chén chén hǎi dǐ shēng shān hú , lì lì tiān shàng zhǒng bái yú 。

小提示:"君不见沉沉海底生珊瑚,历历天上种白榆。"的拼音和注音来自AI,仅供参考。

翻译及意思

词语释义

珊瑚:珊瑚虫在暖海中结合营生,其所分泌的石灰质骨骼,即为珊瑚。形状分歧如树枝,故俗称为「珊瑚树」。色彩鲜艳美观,有白色、红色、桃红色及黑色等,质地略硬,可制成项链、胸针、领带夹等饰品。

不见:1.不曾相见。2.见不着;丢失。

天上:1.天空。2.指天堂,即神仙及善人灵魂居处的极乐世界。

沉沉:(形)①形容沉重:谷穗~地垂着。②形容深沉迟缓:暮气~|夜~。

海底:海洋的底部。也称为「海床」。

历历:(形)(事物或景象)一一清楚的:往事~在目。

小提示:"君不见沉沉海底生珊瑚,历历天上种白榆。"中的词语释义来自AI,仅供参考。

白居易

白居易(772年-846年),字乐天,号香山居士,又号醉吟先生,祖籍太原,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,生于河南新郑。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,唐代三大诗人之一。白居易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,世称“元白”,与刘禹锡并称“刘白”。白居易的诗歌题材广泛,形式多样,语言平易通俗,有“诗魔”和“诗王”之称。官至翰林学士、左赞善大夫。公元846年,白居易在洛阳逝世,葬于香山。有《白氏长庆集》传世,代表诗作有《长恨歌》、《卖炭翁》、《琵琶行》等。

原诗

有松百尺大十围,生在涧底寒且卑。涧深山险人路绝,
老死不逢工度之。天子明堂欠梁木,此求彼有两不知。
谁喻苍苍造物意,但与之材不与地。金张世禄原宪贫,
牛衣寒贱貂蝉贵。貂蝉与牛衣,高下虽有殊。高者未必贤,
下者未必愚。君不见沉沉海底生珊瑚,历历天上种白榆。

小提示:白居易的《涧底松-念寒俊也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