历史典故:《沁人心脾》来历意思解释_典故出处

更新时间:2024-12-19 22:41:13

吸了芳香、新鲜的空气或喝了可口的饮料,使人感到非常舒适。也形容美好的诗文、乐曲等极为动人。清.赵翼《瓯北诗话.白香山诗》:“眼前景,口头语,自能沁人心脾,耐人咀嚼。”王国维《人间词话》五六:“大家之作,其言情也必沁人心脾。”鲁迅《呐喊.社戏》:“然而夜气很清爽,真所谓‘沁人心脾’,我在北京遇着这样的好空气,仿佛这是第一遭了。”亦作“沁人心肺”。丁玲《太阳照在桑干河上》二四:“并且鼻子也不得空,欢喜不断的去吸取和辨别各种香味,这各式各样的香味是多么的沁人心肺呵!”亦作“沁入肺腑”。清.张岱《陶庵梦忆.乳酪》:“玉液珠胶,雪腴霜腻;吹气胜兰,沁入肺腑。”亦作“沁入心脾”。况周颐《蕙风词话》卷二:“此等词一再吟诵,辄沁入心脾,毕生不能忘。”述宾 沁,渗入。脾,脾脏。清爽的感觉深入人的内脏,使人舒适。语本宋·林洪《冷泉亭》:“一泓清可沁诗脾。”叶志坚《杂色雨》:“刘仓仓转过身,立在门廊下,对着细雨霏霏的空阔坪院,长长地吸进一口清新而~的空气。”△褒义。用来形容芳香、凉爽的空气、饮料或清新、爽朗的诗文等给人美好的感觉。也作“沁入肺腑”、“沁入心脾”、“沁入肺腑”、“沁人心肺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