历史典故:《虽死之日,犹生之年》来历意思解释_典故出处
更新时间:2024-12-19 22:38:19
即使死去,仍然如同活着时一样。 表示死得有价值,有意义,无所遗憾。 旧时多用作感恩戴德之语。语出《三国志.吴志.孙登传》:“愿陛下留意听采,臣虽死之日,犹生之年也。”晋.庾亮《让中书令表》:“愿陛下垂天地之鉴,察臣之愚,则臣虽死之日,犹生之年矣。”《宋书.谢晦传》:“晦又上表曰:‘臣诚短劣,在国忘身,将长驱电扫,直入石头,枭翦元凶,诛夷首恶……虽死之日,犹生之年。’”《明史.扩廓铁木儿传.附蔡子英》:“若察臣之愚,全臣之志,禁锢海南,毕其余命,则虽死之日,犹生之年。”清.方苞《与赵仁圃书》:“倘荷阁下慨然执法,不独衰残之躯得见祖墓获安,虽死之日,犹生之年。”其他 指人虽死,精神不灭,楷模犹存。亦指心无牵挂、憾事,虽死犹如活着。晋·常璩《汉中士女志·文姬》:“先公为汉忠臣,~。”△褒义。多用于死亡方面。 →虽死犹生 ↔虽生犹死